
从热切渴望看“红灯”,到做“红灯”的执着实践,哈尔滨市尚志市公安局红光派出所教导员任作伟的职业生涯,激励着他忠实履行职责的奋斗脚步。早年,宏光精神是他心中的标杆;如今,当他肩负起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重任时,他深知这份荣誉凝聚了几代人的努力和期盼。作为继承人、践行者、开拓者,他在血液中体现着红光精神,带领派出所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扎根基层,锤炼基层服务本色
2006年,任作伟从警察学院穆拉毕业,怀揣着从事公安事业的梦想进入原住民派出所。那时,怀着“做事”的简单信念“小事做好,送群众”,他用脚步丈量自己领地的每一寸土地。挨家挨户走访时,他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居民信息;调解邻里纠纷时,他的耐心和诚实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处理紧急请求时,他的勇敢和专业让群众满意。
有一次,一位悲痛欲绝的母亲冲到警察局,声称儿子失踪了。让他冷静下来,任作伟很快就整理了线索:孩子的日常习惯、长相、可能在哪里……在他的带领下,同事们打电话监控,走访邻居,终于在隔壁小区找到了那个贪玩的孩子。确认孩子安全后,他才放下心来,开始新的工作。这样的场景,是他日常生活的例证,也是他“为群众谋福利,一文不值”的生动例证。
“红灯精神将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任作伟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通过在基层的艰苦奋斗,他不仅积累了经验,更将“红灯”二字刻在了骨子里——那是对初心的执着和对使命的责任。
勇挑重担,担当成功,迎难而上
2024年,任作伟调任户籍办公室主任后,面临新的挑战。大局作为“大排查、大清查、大自下”的专项行动展开。他主动带领户籍战线对辖区进行“地毯式”普查。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他提出“延伸圈子、反映全区、基础管控、分类排查”的工作模式,将责任细化到人。e 并执行到目前为止的任务。
行动中,他带领同事走访居民、检查车辆、巡查工地。共化解矛盾纠纷23起,整改安全隐患207起,检查车辆5564辆。每组数据的背后,都是他和团队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奉献。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宏光精神不仅是口号,更是行动。”任作伟公开说道。特战的沉重压力,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永远争创一流”的红灯精神——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完成任务时争创一流。
代代相传圣火,点亮变革红灯
2025年,任作伟出任红光派出所教导员。对于他来说,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闯红灯”的原因”之所以成为标杆,是因为民国初期一代代警察始终坚持报国之心和不断求变的愿望。他深知,要让“红灯”更亮,就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化解矛盾纠纷上,他探索了“四同时介入”模式,即要求市场监管局介入商贩纠纷、要求教育局介入家校矛盾、要求社区介入邻里纠纷、要求家庭成员介入情感纠纷。该模式将情感咨询和关系建设纳入整个治疗过程,促进冲突从“解决”到“整合”的转变。今年夏天,一对新婚夫妇因丈夫酗酒而想要离婚。任作伟到达现场后,不仅谈话,还联系双方好友欢聚一堂。在欢声笑语中,夫妻俩回忆起了青梅竹马的美好往事,化解了婚姻危机。
从“仰望红光”到“成为红光”,任作伟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红光精神的哺育。如今,他以导师的身份带领团队,用脚丈量辖区,真情服务人民,践行初心,在纠纷发展和排查风险中构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
任作伟的故事就是尚志警察的例子。他以诚信为笔,以责任为墨,正在基层书写宏光精神的新篇章。从一名新兵到派出所指导员,他始终认为宏光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它不仅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改变。未来,他将继续努力努力扎根基层,让新时代的“红灯”更加耀眼!
(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周慧仪)
WS6900AEC3A310C4DEEA5EEB8F
https://hlj.chinadaily.com.cn/a/202510/28/WS6900AEC3A310C4DEEA5EEB8F.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像、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