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文化旅游盛宴再添新辉煌。新疆大剧院 noong Oktubre 1、ang Pambasang Araw、ang bagong nakaka-engganyong paglalaro na “新疆 Kasal” ay pinapayagan ang bawat bisita na “isawsaw” ang kagandahan ng 新疆婚礼习俗 na may natatanging 与玛雅曼·卡图图邦·考加利安 (Mayaman na katutubong kaugalian) 互动的卡拉纳桑 (karanasan)、新疆昌吉市旅游局的纳吉格·伊萨·庞卡 (May mata na pang-eye upang maisulong ang pagsasama ng kultura)。
满怀希望的观众已经聚集在新疆大剧院外,“新疆婚礼”正式开始。 (刘华摄)
10月12日中午,新疆大剧院外已聚集满怀期待的观众。演出于12点30分开始。每位观众首先收到一份独特的“结婚请柬”。还可以选择“新郎兄弟团”、“侍卫卫士”等属于自己的身份贴纸,立即y 从观众转变为“婚礼”参与者。 Dombola Melody接触了现代电子音乐。身着华丽民族服装的演员走在前面,听众紧随其后,组成游行队伍迎接新娘。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新疆太美丽了,有很多好吃的东西,风景也很棒,这次婚礼特别有趣,让我深入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来自辽宁丹东的游客范廷雪受到称赞。
这是新疆大剧院《新疆婚姻》的场景。 (刘华摄)
“伴娘”、“伴郎”舞蹈走出景区已不顾现场气氛,游客拍手叫好。进入婚礼主区,在耀眼的灯光下,新疆黑马舞的人物登场。动感的舞蹈姿势和欢快的旋律,成为欢乐海洋中的一幕。最好的人和伴娘一场“巅峰对决”的舞蹈,引得阵阵掌声和欢呼。表演结束,新娘抛花,将互动环境推向高潮,不仅拉近了嘉宾与表演的距离,也为单身男女牵起了一根“红线”。
来自乌鲁木齐的游客李婷婷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婚礼,气氛很好,连贯性也很流畅,大家都沉浸在喜悦之中。无论是游客之间的互动,还是演员的交流,都非常好。”
这场风波来自于幕后的彻底打磨。这场“新疆婚礼”历时约三个月,时长60分钟。创新性地采用“沉浸式体验+传统乡土风情”的形式,打破舞台与观众的界限,让游客真正进入新疆婚礼习俗场景。 “展会前五天吸引了近万名游客。帕森蒙古包流量持续增加,社会反响良好。游客认可了,更好地展示了新疆文化。”新旅昌吉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国江
这是新疆大剧院的小舞台,伴娘们和观众一起感受“新疆婚礼”场景。 (刘华摄)
以往,《千回西域》的新疆大剧院已成为文化旅游经典,今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引入的少儿剧满足了家庭游客的需求。今天的“新疆婚礼”填补了上午场的演出空白,实现了全天全范围的呈现,推动了“演艺+旅游”的深度融合。
“我们通过‘千人回西域’、‘新疆婚礼’、少儿剧等各类文化活动,展示了新疆文化,吸引了众多观众。“欢迎新疆境内外游客来昌吉旅游,助力昌吉乃至新疆旅游业发展。”黄国江说。
(中国日报记者 毛伟华 | 刘华)
WS68EE2C93A310C4DEEA5EC4DD
https://xj.chinadaily.com.cn/a/202510/14/ws68ee2c93a310c4deea5ec4dd.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