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日报长沙10月23日电 今天上午,湖南“十四五”规划系列片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主题为“元力朝阳绘新卷,桃花源幸福城”。 “十四五”期间,常德市锚定“三个高地”,推动“二次创业”。不断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文旅融合、科技创新四大重点领域取得突破,统筹城乡、服务民生。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繁荣基础更加牢固。发布会强调,常德GDP将从2020年的3749.1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4532.7亿元,位居湖南省第三位,人均GDP突破9万元,增长30%以上。主要的变化在于逻辑的转变发展——投资由传统基础设施向工业项目转变,工业投资比重提高近10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通过常德河街等交通工具激活消费,常德市累计接待游客2.36亿人次。持续对外开放,对非贸易额增长一倍以上,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工业革命取得惊人成果,新兴产业势头强劲。常德市一方面致力于提升传统产业,另一方面培育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中,轻工、纺织产值突破千亿元,鼎城区液压缸、晋市生物酶集群成为国家级l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这一新兴产业的核心突破是合成生物制造。去年行业增长25.9%,2024年1-9月增长24%。乐尔生物的“草铵膦”成为国内首批标志性生物制造产品。
文化与旅游融合创新发展,文化之美充分展现。常德坚持“以文化兴旅,弘扬旅游文化”的理念,打造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公园、柳叶湖渔歌营等标志性项目,打造湘西北首个低空飞行营地。推出“一码畅游常德”小程序,打造首个360度裸眼3D大屏“常德魔方”,推出“柳船物语”光影水秀,打造无声非遗和XR元宇宙街区。的保护文化传承取得突出成效。新增省级文保单位13处。理县城头山遗址入选第一批国家重点遗址。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个,传承人10个。举办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300余场。
科技创新活力爆发,推动提质增效。常德重大改革取得丰硕成果。香港中平村在基层减负方面的经验值得肯定。鼎城区“四清四减”、“四减”和零基预算改革被国家层面推荐,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这里有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1000多家,建成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335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一倍多,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近三倍,实现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零”落下。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我们编制了专项发展规划,设立了5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和10亿元的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合作基金规模已超过400亿元。我们在国内率先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此外,常德统筹城乡和民生,实施城镇更新修缮1397个旧居民点和乡村振兴,粮食面积输出实现全省第一。连续21年。交通建设完成常宜常高铁等标志性工程;人民经济支出占财政预算的70%以上。通过“六位数”务实专项行动,增加了工作、学历、床位等基础资源。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元。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为民生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何春朱友芳|袁浩然)
WS68F9F1DCA310C4DEEA5EDE37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10/23/ws68f9f1dca310c4deea5ede37.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事先同意和许可的复制和使用禁止每日网络。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