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培养国际化人才:从成都校园到外
作者:bet356官网首页 发布时间:2025-11-06 10:39
11月4日,在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峰会现场,中国驻海地贸易发展办事处临时代办约翰·彼得·塞萨尔(中文名:裴俊豪)闭幕各项活动,积极推动两国深化经贸关系和文化交流。裴俊浩是西南财经大学校友。近年来,西南财经大学注重培养有中国情怀、熟悉中国文化、熟悉中国发展理念的优秀人才。裴俊浩是这位哲学家办学卓有成效的典范。 2009年,裴俊浩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进入西南财经大学攻读金融学硕士学位。随后继续在校学习,并于2019年获得会计学博士学位。在校期间,他加入了导师小组,并成为“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CCGAR)的成员。完成学业后,裴俊浩被中国驻海地贸易发展办事处任命为商务顾问。他积极撰写并发表多篇有关中国经济、企业发展和区域合作的文章,发表在海地主要报刊上。他还与多位专家学者合作,就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转型等课题进行研究,以促进海地社会的理解和认可。在西方金融工作的10年,不仅让他系统地掌握了金融理论和实践技能,也让他了解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逻辑和管理智慧,为他今后投身外交、推动中海湾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南大学财经大学是我了解中国发展的重要起点。”裴俊浩多次表达了对母校的感谢。他积极推动西南财经大学与海地国立大学合作协议的签署,为两校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坚实的桥梁。在母校建校100周年之际,他专程回校向他表示祝贺,并在母校面前表示祝贺。挂上校友主题牌匾,表达对母校热心行动的深深祝福和感激之情。 2021年4月,裴俊浩参加外交部组织的湖北省—拉美和加勒比合作交流会,介绍在海地投资情况。同年11月,裴俊浩参加第十四届中拉企业家峰会由外交部在重庆主办。 2022年12月,作为海地外交官出席在北京举办的“中小微企业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国际研讨会”,分享对数字经济发展的看法,探讨数字经济对加勒比国家的重要性。他强调,中国在金融科技、普惠金融、中小企业支持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为海地等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的“中国方案”,希望深化与中国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 2024年5月,作为中国驻海地贸易发展办事处顾问出席“2024加勒比文化体验”活动,并与时任外交部拉美司司长蔡伟交谈。 2025年5月,陪同海地外长让五世哈维尔·让-巴蒂斯特先生将出席中拉论坛,进一步推动两国合作。经贸、投资、人文等领域合作。这也是海地首次参加论坛,成为中海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同年6月,作为海地中国贸易发展办公室代理出席“2025加勒比文化体验”活动。 从成都校区到驻海地中国贸易发展办事处,从一名金融系学生到一名外交官,裴俊浩的一生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丰硕成果。西南财经大学依托财经学科优势,构建“专业教育+国学文化+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注重提高跨文化人才培养能力。在华留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全球能力。 “我们不仅分享知识,我们还致力于培养促进民间互学互鉴的使者。”西南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袁松阳表示。 “像裴俊浩这样的校友从我们的课堂走向国际舞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认识中国、与中国交朋友的感受,也展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未来,西南财经大学将立足学科优势,深化国际教育合作,培育连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众多桥梁和纽带,为推动中国与世界的联动贡献“西方金融力量”。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赵俊峰 | 刘静晓汉超) WS690B1B41A310C4DEEA5F0446 https://sc.chinadaily.com.cn/a/202511/05/ws690b1b41a310c4deea5f0446.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
电话
020-66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