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上午,以“汇聚共创深海,共绘新篇章”为主题的第三届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暨深海科技创新大会在海南三亚开幕。来自25个国家250多个机构的400余名中外代表聚焦创新深海技术,探讨全球蓝色经济发展。
。
海南省政府副省长谢晶在开幕式上介绍,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引领下,海南努力开展海洋强省建设实践,今年取得了九项标志性成果和跨越式发展。崖州湾科技城聚集了20余所领先的海洋相关大学、科研院所和1500多家科技相关企业。已建成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平台和技术基地,成为我国深海科技的重镇和高地。当前,海南正在加快建设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谢晶表示,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与国内外嘉宾探讨深海联合研究,通过蓝碳交易和海洋保护区建设推动产业创新,推动深海技术与人工智能、区块链、链生态的融合创新,培育深海技术新赛道。
。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孙健表示,近年来,海南利用产业创新,构建了全球深度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打造海南科技创新中心,走出一条具有海南特色的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之路。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将继续支持海南抓住独特优势,深入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持续推进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有效促进全球创新要素向海南集聚。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永涛开幕式致辞)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永涛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和深海科技创新战略高地,发展潜力巨大。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将协调国家海洋领域研究和创新资源,支持海南加入全球海洋创新网络,依托全球深海研究中心推动国际深海学科发展,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水平利益交换,形成综合效益、协同发展的创新合作格局。
。
印尼海洋资源与渔业部海洋空间管理总局海洋资源司司长Frista Yorhanita表示,印尼正在积极发展海洋基础设施体系,希望在本次论坛上得到更多的国际合作,特别是希望与中国在海洋技术合作和政策协调方面开展更多合作,共同推动海洋蓝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沙赫巴兹·汗在视频中表示过去三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区域办事处与论坛主办方共同见证了科技和产业向海南自贸港的出发。代表处愿继续合作,以海南为例,向更多国家传播中国海洋生态文明、海洋文化建设和科技发展的成功经验,促进南半球合作,进一步为人类共有的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
(巴西科学院院士Farid Chemale Junior发表主旨演讲)
特邀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简志敏,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Ronnie N.Glud,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来斌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原校长、工学博士、巴西科学院院士Farid Chemale Junior,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彭晓彤等特邀嘉宾做了关于全球深渊探索的主题报告。
开幕式上发布了《聚焦深海科学研究,推动全球深渊探测共识》,水下机器人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还举行了深海科技创业投资基金签约仪式和第七届中国海洋工程设计大赛颁奖仪式。
。
。
据悉,本次论坛还将举办八个分论坛,包括深海生物系统开发与价值创造、石油及燃料油开发和海洋工程分析与分析、以及支持等。先进技术装备展示、商务科技综合金融服务等移植活动。
第三届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暨深海科技创新大会由海南省科技厅、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三亚市人民政府主办。本届大会由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十余家单位主办。教科文组织提供支持。
(中国日报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WS69021567A310C4DEEA5EEF93
https:///hain.chinadaily.com.cn/a/202510/29/ws69021567a310c4dee5eef93.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的版权.)属于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预制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